中咨視界
朱黎陽 | 新質生產力引領循環經濟新發展
| |||||
| |||||
2024年10月25日,中國投資協會在京成功舉辦“新質生產力投融資研討會暨第五屆中國全過程工程咨詢高峰論壇”。來自全國各地的投資企業、工程咨詢企業的500余位代表出席了會議。中國國際工程咨詢有限公司資源與環境業務部原主任、中國循環經濟協會會長朱黎陽發表了題為“新質生產力引領循環經濟新發展”的主旨演講,系統闡述了新質生產力對我國循環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指出新質生產力將從六個方面引領循環經濟新發展。根據發言內容整理形成本文。 新質生產力引領循環經濟新發展 朱黎陽 當前,我國發展進入新時代,新思想引領新發展,引領中國式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論述,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最新理論創新成果,是對新時代我國生產力發展實踐作出的理論概括,創新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進一步豐富了習近平經濟思想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內涵,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科學指引。對做好當前和未來一段時間循環經濟工作,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一、新質生產力是對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的創新和發展 “新質生產力”一詞是習近平總書記2023年9月在黑龍江考察期間首次提出的,此后又在多個重要場合作了深入論述。2024年1月,在主持二十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對新質生產力的理論內涵、發展要求進行了系統闡述。他強調,“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 總書記提出“新質生產力”以來,社會各界都在深化認識,積極布局。經過認真學習,可以深刻領會到以下三點: 一是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驅動力。新質生產力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對“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深刻詮釋和繼承發展,揭示了生產力演變規律,體現了生產力升級的方向。發展新質生產力,可以把科技創新“關鍵變量”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 二是新質生產力蘊含著鮮明的綠色特質。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毙沦|生產力融入了新發展理念,突破和超越了傳統生產力與自然對立的、不可持續的發展方式,是一種能夠推動經濟社會綠色低碳發展,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相統一的生產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客觀上就是綠色低碳循環發展。 三是新質生產力重塑了人與自然的關系。傳統理論認為生產力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而新質生產力既遵循生產力發展規律,又遵循自然規律,順應自然、保護自然,能夠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的辯證統一,生動體現了“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展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發展能力。新時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統籌推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而只有發展新質生產力才能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的辯證統一,才能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二、新時代以來,我國循環經濟發展取得的成就,閃耀著新質生產力的光芒 從新質生產力的內涵來看,新質生產力之“新”,核心就在于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新質生產力不是對傳統生產力的純粹否定和簡單替代,而是通過引入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對傳統生產力實施改造提升。新時代以來我國循環經濟發展取得的顯著成就,背后蘊含著大量新技術、新工藝的突破和應用,這些生產力是符合新質生產力要求的??梢哉f,我國循環經濟發展取得的各方面成就都閃耀著新質生產力的光芒,新質生產力對循環經濟發展有著強勁的推動作用。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推動提升資源利用效率。先進技術工藝能夠提高資源加工和轉化效率,降低生產過程中的資源消耗和廢棄物排放,系統提升資源利用效率。比如格林美通過發揮萃取劑對鈷的結合力,實現對電池等電子廢棄物中鈷的充分提取。再如海爾,自主研發冰箱智能拆解、拆解料高精度分選等技術,大幅提升廢舊冰箱的拆解效率,破碎、分選等關鍵環節設備效率較行業平均水平高出20%。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較2012年下降超過26%,碳排放強度下降35%,主要資源產出率提高60%以上;回收利用廢鋼約2.6億噸,相當于替代62%品位的鐵精礦約4.1億噸;再生有色金屬產量約1760萬噸,相當于減少開采原生金屬礦產8.5億噸。這些成就都離不開先進生產力的推動。 二是推動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發展循環經濟可以實現材料和產品的循環利用,從而節約能源,有效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并提升產品的碳封存能力。先進技術工藝可以使循環經濟活動的碳減排潛力充分發揮。比如,寶武環科,攻克熱熔渣制備巖棉的技術瓶頸,提升了鋼鐵冶金產業能源使用效率,碳排放量下降15%;佳人新材料,利用化學法循環再生工藝,實現廢舊紡織品纖維到纖維、纖維到單體的高值化再生利用,減少60%-70%的碳排放。據測算,“十三五”期間,發展循環經濟對中國碳減排的綜合貢獻率達到25%左右。 三是推動形成新業態新模式。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數字技術的加速創新和應用,推動形成“互聯網+回收”“互聯網+二手”、共享經濟等循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改變了傳統的廢舊物資回收模式,提升了行業的信息化水平和回收利用效率。同時,利用數字技術,可以實現信息追溯,促進行業規范發展,為提高資源循環利用水平、提升資源安全保障能力、促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奠定技術基礎。比如“互聯網+回收”模式下,市民可以一鍵下單呼叫回收,企業能一鍵點擊實現上門回收,政府可在線監測再生資源回收量,有效提升了再生資源的回收效率。 四是引領綠色生活新風尚。在推動形成循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的同時,數字技術的應用,也使得綠色生活方式的實現更為便捷和高效,促進閑置經濟、共享經濟逐步融入百姓生活,推動提升了社會公眾綠色生活意識,社會公眾普遍踐行循環經濟理念,綠色出行、綠色消費,有效減少了滿足個人消費需求所需的資源數量。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二手電商交易規模約5500億元,用戶規模超過6億人,二手手機交易量超過2億部,共享單車用戶規模接近5億人。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先進生產力的推動,比如,針對傳統二手交易存在的“非標”難題,有平臺企業通過數字化平臺介入交易,基于AI技術+大數據,研發推出“二手商品價格指導系統”,實現交易物精準定價,極大地提升了閑置物品的流轉效率。 三、聚焦循環經濟關鍵領域,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就組建中國資源循環集團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入落實全面節約戰略,堅持循環利用、變廢為寶,堅持創新驅動、開放合作,推動國民經濟循環質量和水平持續提升??萍紕撔率琴Y源可循環、產業能鏈接的關鍵,循環經濟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我們可以看到,新時代以來,以高技術、高效能、高質量為特征的先進生產力,推動我國循環經濟發展取得了顯著成就。但對標新時代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新要求,還需要加快新質生產力培育和發展步伐,要繼續緊緊抓住科技創新這個核心要素,開展原創性、顛覆性科技攻關,及時地將科技創新成果應用到具體產業上,把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新質生產力,通過加速技術研發和創新成果轉化,推動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的創新和升級,推動我國循環經濟取得新發展,在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中發揮更大作用。 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方面。要聚焦提高資源回收利用效率、提升循環經濟助力降碳貢獻,推進科技攻關。比如,典型大宗固廢在建材生產等方面的大摻量、規?;?、高值化利用;廢舊物資自動化、精細化分選;高效清潔智能化的全廢鋼電爐煉鋼、非高爐煉鋼等新工藝;鋼廠煤氣的化工利用技術;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脫碳、降碳、資源化利用技術等。 在創新成果應用方面。要借助“兩新”行動,加速循環經濟領域重要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應用,比如“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固廢資源化”專項、“十四五”“循環經濟關鍵技術與裝備”專項突破的一些重大關鍵技術,推動汽車、廢家電拆解由粗放式拆解向精細化拆解轉變,提高回收利用價值;促進先進設備生產應用,推動有條件的企業加速生產線的更新換代,進一步提升生產效率和技術水平,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 四、新質生產力必將引領循環經濟新發展,再創新輝煌 循環經濟一頭連著資源,一頭連著環境,追求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的協調統一,能再創廢棄資源新價值;一頭連著發展,一頭連著保護,能在保障國家資源安全、支撐碳達峰碳中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進程中發揮重要作用。新質生產力以科技創新為要義,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融合了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新要素。以新質生產力打造發展新優勢、贏得發展主動權,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結合當前及今后一段時期循環經濟領域的重點工作,筆者認為,新質生產力將從六個方面引領循環經濟新發展,再創新輝煌。 一是推動增強對國家資源安全的保障作用。資源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家安全中占有基礎地位,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方向、目標和要求。資源安全與經濟安全息息相關,而經濟安全關系到國家的經濟可持續發展、政治穩定等諸多方面,是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的重要體現。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推動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持續穩定的安全環境。要統籌好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就必須從科技創新中尋找新方法、新路徑,通過發展新質生產力,增強維護資源能源和重要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的能力。發展循環經濟是保障國家資源安全的重要途徑,在利廢的同時,也在解決國家重大安全需求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 大量戰略性關鍵礦產資源儲藏在共伴生礦中,必須通過發展循環經濟,才能發揮對國家安全的保障作用。比如鋁土礦中的鎵、褐煤中的鍺等。這些金屬在現代工業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從軍用到民用,在航空航天、電子通訊、新能源汽車等眾多領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們要以新質生產力為引領,充分挖掘各類廢棄物的資源價值,比如從冶煉渣中提取鎵,從廢催化劑中提取鉑,為相關產業提供原材料支持。加強對共伴生礦的綜合利用,通過科技創新和工藝改進,實現共伴生礦中多種有用組分的有效分離和回收,從而提高資源回收率和綜合利用率。 二是推動提升資源利用效率。我國盡管在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受發展階段、資源稟賦等影響,資源利用效率與世界先進水平還有一定差距。新征程上,要大力推動新技術、新工藝的研發和應用,以新質生產力引領能源、水、糧食、土地、礦產、原材料一體化節約、全過程管理和全鏈條節約,加快完善資源節約評價指標體系,推動資源全面節約、集約、循環利用,建立起全面節約的資源體系。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再生材料的利用,這既是減少碳排放,應對氣候變化問題的需要,也是從源頭節約資源,實現資源利用最大化。 最近,歐盟發布了一項關于廢棄物清單修改的授權決策,提出禁止黑粉出口,目前正處于征求意見階段。黑粉中含有鋰、鈷、鎳等極具價值的金屬混合物,這些金屬資源在我國相對匱乏,高度依賴進口。黑粉再生利用,是新能源電池產業的重要原料來源,歐盟禁止黑粉出口政策,對我國新能源電池產業的發展帶來巨大影響,倒逼我們必須在再生材料利用方面加快步伐。 要加快完善再生材料和產品的標準體系、認證規則,建立科學、合理、可操作的再生材料及產品標準體系,明確再生材料的質量要求、檢測方法、標識規范等,為市場提供明確的指導和依據;建立嚴格的認證制度,對符合標準的再生材料及產品進行認證,確保市場上流通的再生產品質量可靠。加強技術創新和研發,鼓勵和支持企業、科研機構突破關鍵技術瓶頸,提高再生材料的性能、質量、使用比例,降低生產成本,擴大應用領域。同時,要加強政策扶持,引導企業擴大再生材料的生產規模、使用比例,實現對原生資源的高比例替代。 三是推動發揮循環經濟助力降碳作用。“十五五”時期,我國將實施以強度控制為主、總量控制為輔的碳排放雙控制度,強化對各地區及重點領域、行業、企業的碳排放管控要求,碳減排壓力進一步增大。循環經濟具有助力降碳作用已成為普遍共識,中國循環經濟協會研究結果表明,循環經濟主要通過原料替代、流程優化、燃料替代、余熱回收、產品循環實現碳減排,具體到循環經濟的細分領域,大宗固廢綜合利用、資源再生循環利用、產品再生利用、垃圾資源化、余熱余能回收利用等循環經濟活動都對碳減排有突出貢獻。要聚焦產業園區循環化發展、大宗固廢綜合利用、資源循環利用體系建設、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等循環經濟助力降碳的重點行動,積極應用新質生產力,進一步釋放循環經濟的減碳潛力。同時,還要積極發展碳循環經濟,推廣應用二氧化碳資源化利用技術,比如,二氧化碳加氫制甲醇、二氧化碳礦化制備全固廢負碳建材、生物質氣化加氫制甲醇、農作物秸稈制生物基材料等。 四是推動構建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構建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是深化循環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要以新質生產力為引領,構建覆蓋全面、運轉高效、規范有序的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回收體系建設方面,要充分發揮新質生產力的引領作用,利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現代化信息技術,優化回收體系,提升運轉效率,實現對廢棄物的精細管理、應收盡收。利用方面,提高利用價值,降低利用成本,要靠關鍵技術推動,靠新質生產力引領。要積極研發推廣新技術、新工藝,拓展廢棄物循環利用方式,豐富廢棄物循環利用品類,提升廢棄物循環利用價值,實現高效利用。比如,廢塑料的化學回收技術、赤泥的低成本脫堿技術等。 五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2024年8月1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作出了系統謀劃和總體部署。這一政策文件不僅體現了中國對全球環境治理的承諾,更是對國內發展模式的一次深刻反思和戰略調整,在全社會引起熱烈反響。《意見》強調,要大力推行綠色生產方式,實施全面節約戰略,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進程中,循環經濟發揮著“穿針引線”的作用,產業結構、能源、交通運輸、城鄉建設的綠色轉型都離不開循環經濟的助力。要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推進產業數字化、智能化同綠色化的深度融合,積極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推廣資源循環型生產模式,推動降低產業全鏈條能耗物耗,構建高效、清潔、低碳、循環的生產體系,實現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在推進企業內、園區內、產業間能源梯級利用、水資源循環利用、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余壓余熱和廢氣廢液資源化利用的過程中,要廣泛應用新質生產力,尤其是加強綠色科技創新和先進綠色技術和智能化、數字化基礎設施的推廣應用。 六是推動普及綠色低碳生活方式。目前,我國已基本形成綠色低碳生活風尚,社會公眾普遍能夠踐行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消費方式。下一步,要在綠色消費品推廣普及方面,加強新質生產力的應用。尤其是隨著“兩新”行動的實施,市場對于綠色消費品的需求越來越大,要求越來越高,需要充分發揮新質生產力的引領作用,推動綠色消費品提質升級。 回望過去,我國循環經濟取得的成就離不開先進生產力的引領。展望未來,循環經濟領域還可以布局催生很多新質生產力,這些新質生產力必將引領循環經濟取得新發展,再創新輝煌。 注: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
相關鏈接
- 區域發展與規劃業務部2024年業...2024-10-23
- 李欣玨 | 工程咨詢發展新質生產...2024-10-12
- 區域發展與規劃業務部2024年業...2024-10-09
- 區域發展與規劃業務部2024年業...2024-09-19
- 區域發展與規劃業務部2024年業...2024-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