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風采
匠心筑夢伶仃洋 以智促融大灣區:“中咨智慧”閃耀深中通道
| |||||
| |||||
七年磨一劍,鏖戰珠江口。 飛架伶仃洋,天塹變通途。 6月30日,舉世矚目的國家重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建成通車。習近平總書記致信祝賀,并向參與規劃建設的全體同志致以誠摯問候。賀信中寫道:“深中通道是繼港珠澳大橋后粵港澳大灣區建成的又一超大型交通工程,攻克了多項世界級技術難題,創造了多項世界紀錄。全體參與者用辛勤付出、堅強毅力,高質量完成了工程任務。這充分說明,中國式現代化是干出來的,偉大事業都成于實干!” 全長約24公里,總投資446億元的深中通道在環珠江口“A”字形交通主骨架上挺起關鍵一“橫”,成為全球首個集“橋、島、隧、水下互通”為一體的跨海集群工程。通車后,深圳至中山的車程從2小時左右縮短至30分鐘。自此,深中兩地“雙向奔赴”,攜手進入“一小時經濟圈”,廣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珠三角都市圈聯結更加密切,推動了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加速駛入快車道。 世界最大跨徑(1666米)全離岸海中鋼箱梁懸索橋、世界最高通航凈空高度(76.5米)、世界最大海中錨碇(100萬噸)、世界橋梁最高顫振臨界風速(88米/秒)……深中通道創造了十多項世界紀錄,形成了“鋼殼-混凝土沉管隧道設計方法”等10項世界領先技術。獲得發明專利200余項、行業協會獎項數十項,并屢獲國際贊譽:2024年4月,深中大橋榮獲國際橋梁大會“喬治·理查德森獎”,深中隧道入選“全球隧道與地下工程領域50項標志性工程”。 這樣一項屢創紀錄、成于實干的超級工程背后,凝結著上百家參建單位、上萬名建設者的汗水和智慧,中國國際工程咨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咨公司”)便是其中一員。作為國家高端智庫和國內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工程咨詢機構,中咨公司牢記“服務國家 貢獻社會”的初心使命,始終胸懷“國之大者”,助建“國之重器”,全程參與深中通道的建設論證,中咨人攻堅克難,勇于擔當,敢于創新,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公正、科學、可靠、敢言、多謀、慎斷”的中咨精神,為工程保駕護航,作出了重要貢獻。 使命召喚,責無旁貸 深中通道建設勢在必行 十年彈指一揮間,不負韶華不負己。2014年12月,受國家發展改革委委托,中咨公司開展《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可行性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可研報告》)的咨詢評估工作,評估重點包含以下方面:交通流量流向分析;項目建設時機;與港珠澳大橋項目關系問題;公鐵兩用可行性分析,合理利用通道資源;起訖點方案和路線方案;橋梁隧道方案同深度比選;合理確定車道數和橋梁(隧道)寬度等技術指標;投資估算和貸款償還能力分析;對社會穩定風險分析和評估報告提出咨詢意見。 使命召喚,責無旁貸。中咨公司高度重視深中通道評估工作,迅速成立組建專班,由時任中咨公司副總經理茍護生,原交通業務部主任佘湘耘,時任交通業務部主任助理姜青春,公路處處長(項目經理)宋小云、公路處申培華、徐進、王春苗等,并邀請涵蓋隧道、橋梁、水運、鐵路、公路、投資估算等方面專家,共同組成項目組,全力以赴做好評估論證工作。 2014年12月,中咨公司接受委托開展評估論證工作。 2015年1月,中咨公司組織由工程院士、設計等組成的評估組,在深圳召開現場咨詢評估會,評估認為本項目的通航安全影響行業主管部門尚未批復,現有建設方案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建議待有關通航等問題明確后,確定工程方案。 2015年8月,交通運輸部出具《關于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項目航道條件與通航安全影響評價的審核意見》(交水函〔2015〕590號),明確各航道通航凈空和相關技術要求。 2015年10月,《可研報告》編制單位根據中咨公司咨詢評估會意見和交通運輸部關于通航影響的批復意見,對交通量預測、通航審批執行情況、工程實施范圍、投資估算及經濟評價等內容進行了進一步修改完善。 2015年11月,經過評估組研究并進行再次評估后,中咨公司關于廣東省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工程(可研報告)的咨詢評估報告正式提交國家發展改革委。 至此,歷時近一年的深中通道咨詢評估工作順利完成,評估組從建設必要性與建設時機、交通量預測、與港珠澳大橋的關系、技術標準及通航標準、建設條件、建設方案、建設規模及建設工期、建設用地和用海、環境和生態影響分析、投資估算和資金籌措、經濟評價、節能評價、社會評價、社會穩定風險分析與評估、風險評估等十多個方面對項目進行全方位評估論證。 評估組通過對珠三角地區區域經濟、產業結構、交通運輸等方面的廣泛調研,一致認為深中通道建設能夠促進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發展,推進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進程。深中通道的建設,是珠江口地區高速公路網中重要一環,既能滿足構建區域一體化交通運輸體系的需要,又能實現珠江口東西兩岸的直接聯系,同時還能滿足兩岸交通量快速增長的現實需要。更重要的是,深中通道將改寫珠江兩岸“東強西弱”的格局,深刻推動珠三角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 專心致志,冰解的破 回答深中通道關鍵之問 “港珠澳大橋還沒建完,又要建深中通道,晚幾年不行嗎?” “都有港珠澳大橋了,再建深中通道,兩岸三地有那么大需求嗎,這不是浪費嗎?” 深中通道評估論證之初,關于其必要性和時機選擇是各方重點關注的核心問題,不回答好其與港珠澳大橋的關系,不充分說明其必要性,項目評估的前提和基礎就不復存在了。 項目建設時機、與港珠澳大橋項目的關系、交通流量流向分析是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注的重點,也是中咨公司開展評估工作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評估組基于多年橋梁工程咨詢的從業經驗,與對珠三角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的深入調研,認為應從該工程的功能定位,珠江口過江通道的合理布局以及交通量等角度論證項目的必要性、建設時機和該工程與港珠澳大橋項目的關系。 評估組就此評估重點向公司領導進行了專題匯報,公司領導同意評估組主要思路,并進一步作出指示要求:一要注重實效,精準量化項目建設對港珠澳大橋及相關片區的影響,要有數據支撐;二要主動作為,充分發揮國家高端智庫作用,聚焦重點、難點問題主動研究,要有最優方案。會后,姜青春帶隊赴國家發展改革委作詳細匯報,進一步明確評估方向,落實評估細節,爭取相關支持。 珠江三角洲地區是我國改革開放的先行地區和重要的經濟中心區域,但其東西兩岸的發展極不均衡。2010年以后,東岸人口規模約是西岸的2.5倍,地區生產總值約為西岸的3.4倍,進出口貿易總額更是遠高于西岸。隨著經濟發展方式的轉型,東岸的“深莞惠”等地的土地、勞動力等要素成本都在急劇上升,產業升級壓力不斷增大。西岸的“珠中江”等地為核心的珠江西岸地區,有相對廉價的人力、土地等資源,包括生態環境、港口岸線為經濟轉型和產業轉移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條件。 珠江口東西兩岸跨江出行方向分布圖 為增強珠江三角洲地區創新優勢,國家批復實施的《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以下簡稱《綱要》)提出,優化珠江三角洲地區空間布局,以廣州、深圳為中心,以珠江口東岸、西岸為重點,推進珠江三角洲地區區域經濟一體化,形成資源要素優化配置、地區優勢充分發揮的協調發展新格局。隨著珠江三角洲產業轉移和升級戰略的實施,要求珠江三角洲之間及其與外圍地區之間有便捷的交通設施支撐。 連接南沙、前海、橫琴國家級新區的交通紐帶 深中通道在珠江口跨江通道中位置適中,上距虎門大橋約30公里,下距港珠澳大橋約38公里,較目前繞行廣州市區節約行車里程約80公里,比繞行上游虎門大橋節約里程30公里,在國家和廣東省高速公路網中均居重要地位。 評估組考慮到珠江口現有過江通道長期以來交通擁堵的現狀、廣東省人民政府明確的公路過江通道建設時序的安排,認為深中通道的建設條件是較為成熟,建成后將發揮的功能是不可替代的,項目的建設恰逢其時。 評估組通過對深中通道和港珠澳大橋的功能定位、交通量影響的分析后認為,深中通道與港珠澳大橋的功能定位不同,且具有不可替代性;深中通道的建設對港珠澳大橋交通量的分流作用有限,主要是對香港至中山和江門地區的跨界旅客運輸存在一定的影響(分流10%以內),對貨車交通幾乎沒有影響。 關鍵核心問題得到解決,為深中通道進一步建設論證提供了基礎保證。 系統研究,科學論證 深中通道建設路徑的最優選項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深中通道工程規模巨大,建設條件復雜、工程方案技術難度大、涉及面廣、風險高。選取哪條路線走廊帶?通道起點和終點定在哪兒?是公路過江還是公鐵合建?通道結構是全橋、橋隧,還是雙隧?這每一個問題背后,都是多個不同的復雜方案選擇,考驗的是評估組的專業能力與戰略眼光。 就跨海通道結構這一問題而言,《可研報告》就提出了A1(全橋)、A2(東橋西隧)、A3(東隧西橋)、A4(長隧、雙隧)A4-1(長隧南移)和AS(雙隧中人工島旋轉)等7個代表性方案。 A3線東隧西橋 2015年1月6日至8日,中咨公司組建了由中國工程院院士、設計等高層次權威專家組成的評估專家組,在深圳召開深中通道項目現場咨詢評估會,公司領導親自到會指導。會議期間,專家組聽取了項目《可研報告》編制單位及有關部門的專題匯報,現場察看了跨江通道的橋位和隧址、項目起終點等關鍵工點,充分征詢了深圳市、廣州市、中山市等各方意見,形成了現場專家組評估意見,完成了現場評估。 2015年1月6至8日,茍護生帶領 評估專家組現場調研深中通道 評估組認可了A3東隧西橋方案,認為該方案風險可控性強、工期及規模適度,在環境和造價方面較其他研究方案優勢明顯,并針對這一方案采用的具體工法和技術,做出了風險提示和科學建議。如今,深中通道是世界最長、最寬鋼殼混凝土沉管隧道。 如果說隧道是“潛龍在淵”,橋梁便是“飛龍在天”。作為深中通道的關鍵控制性工程之一,長度不到三千米的深中大橋如何滿足繁忙的通航需求? 在這座大橋的上游,是華南地區最大的集裝箱干線港口——廣州港。它的國際集裝箱航線多達130多條,日均4000多艘次船舶在橋面下航行,未來要滿足30萬噸散貨輪和3萬標箱集裝箱船的通航需求。怎么辦? 面對技術挑戰,在評估期間,中咨公司全程指導可研編制單位、設計單位,完成了補充材料的提交,在技術可行性方面,評估報告中建議,伶仃航道主航道通航凈高比原《可研報告》提高近20米,大橋橋梁主跨超1600米,形成世界上最大跨徑海中鋼箱梁懸索橋和世界上最高通航凈空尺度的跨海橋梁。 建設中的深中通道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如今,放眼望去,在浩瀚的伶仃洋上,深中通道的橋梁宛如巨龍一般,在水面上蜿蜒出優美弧線,兩邊海天一色,開闊而壯觀。76.5米的世界最高通航凈高,距離海面相當于26層樓的高度,可以容納兩艘上下疊置的泰坦尼克號通過。 一絲不茍,精細入微。大工程都需要大資金,怎么才能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選擇最優方案,實現資金利用率最大化?評估組充分考慮到東隧西橋方案可能面臨的各種影響因素,并結合市場行情、融資貸款、政策文件的最新情況,對《可研報告》中的投資估算進行了調整,調增至423.71億元。而深中通道建成實際總造價為422.41億元,與項目組的估算誤差僅為0.3%。極小的誤差背后,是對數百個建造款項的精確測算,是在交通規劃、隧道、橋梁、水運、海事、民航等多個領域的專業積淀。這充分彰顯了中咨公司跨專業、跨領域的平臺優勢,以及中咨人精湛卓越的業務能力。 2015年10月,評估組在北京組織召開第二次咨詢評估會,進一步完善了評估報告。隨后,中咨公司向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式提交了深中通道的咨詢評估報告,可研得到了國家發展改革委的正式批復,項目得以順利開工建設。 數載鏖戰通天塹,匠心筑夢伶仃洋。超級工程的背后凝結著眾多中咨人的專業智慧和辛勤汗水?;叵肫饖^戰項目評估的日日夜夜,經歷的每一個重要時刻,中咨人心潮澎湃,由衷自豪,甚感欣慰。 “深中通道的咨詢評估充分體現了中咨公司作為國家高端智庫的專業素養,我們在從事咨詢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的過程中,貢獻了中咨智慧,為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為公司與國家發展同頻共振感到自豪?!苯啻赫f出了中咨人的心聲。 精益求精,匠心獨運 深中通道背后的中咨智慧 “準”!這個字貫穿著深中通道評估組工作的始終。對深中通道建設時機評估得準,對深中通道與港珠澳大橋之間關系把握得準,對項目整體投資方案估算得準…… 準:源自國家高端智庫的深厚積淀 “觀千劍而后識器,操千曲而后曉聲?!敝凶晒境闪?0余年來,業務領域覆蓋國民經濟各行各業,累計完成各類評估、規劃咨詢項目超過11萬項(截至2023年末),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建言獻策,用“軟”實力服務國家“硬”發展。在深中通道的評估過程中,評估組全面考慮珠三角乃至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社會情況,洞察區域一體化發展的內在需求,為深中通道的建設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撐和決策參考。 準:依托龐大專家團隊的智力支持 “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專家是中咨公司最寶貴的財富之一,中咨公司不斷凝聚社會各界力量,擁有各行業專家5.4萬名,打造了跨行業、多學科的綜合性咨詢優勢。在深中通道的評估過程中,中咨公司組建了由中國工程院院士、設計等高層次權威專家組成的評估專家組,深入一線評估論證,保證了評估的先進性、科學性和專業性。 準:植根實事求是的調查研究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闭{查研究是中國共產黨的傳家寶,更是中咨公司的看家本領,也是做好評估咨詢工作的基本功。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言權,沒有調查研究一切只能是紙上談兵。每一個中咨人都深諳其道,每一個重大工程項目評估的背后,都浮現著中咨人奮斗在一線調查研究的身影,每一個客觀公正的評估結果背后,都飽含著中咨人用腳步丈量祖國山河、用智慧詮釋“服務國家 貢獻社會”的使命與擔當。 從人工島向外眺望深中通道 如今,深中通道車水馬龍。深中通道管理中心監測數據顯示,深中通道開通后首周總車流量超72萬車次,日均車流量超10萬車次,已經成為伶仃洋面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人心齊,泰山移。深中通道的建成通車再一次展現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社會主義中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在深中通道建設的過程中,中咨人始終履職盡責,有效推動項目開工建設,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大顯身手,在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的熱土上,踏下了堅實的“中咨足印”。未來,中咨公司將牢記初心使命,服務好國家重大工程建設,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 |||||
相關鏈接
- 研有所思,行有所獲:中咨公司有關...2024-04-19
- 創新踐行“五五戰略” 綿力久功鑄...2024-04-19
- 奮力推進贛南發展,打造老區振興樣...2024-03-15
- 數字賦能 標準先行:中咨公司引領...2024-03-15
- 創新“大連模式” 奉獻東北振興 ...2024-02-29